運行10個月 科技類ETF總規模逼近1100億 華夏、國泰、華寶等基金公司占據市場先機
自去年5月發行的半導體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(ETF)拉開科技場內基金布局序幕,時隔10個月后,科技類ETF總規模逼近1100億元大關,華夏、國泰、華寶等基金公司占據市場先機,旗下相關產品總規模均超過百億元。
科技類ETF總規模
逼近1100億元
數據顯示,截至上周五收盤,全市場20只科技類ETF總規模為1099.08億元,涉及13家基金管理人,其中,華夏5GETF以265.06億元位居規模榜首,此外,芯片ETF、科技ETF等4只基金規模也超過百億。
從規模增長情況看,該類型基金首發規模并不是很大,多數基金是成立后依靠持續營銷和二級市場資金的凈流入,疊加權益市值擴張,基金規模才不斷壯大。數據顯示,這20只基金首發總規模為364.38億元,而目前基金最新規模已是首發規模的3倍,更多是資金凈流入產生的增長。
從基金公司角度看,華夏基金目前布局的5G、半導體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車等4個方向的股票ETF總管理規模為535.69億元,占比48.74%,接近半壁江山。國泰基金布局的半導體、通信、計算機方向的3只股票ETF總規模超過150億元,占比13.69%,位居第二;華寶基金的科技龍頭ETF單只基金規模127.02億元,占比也超過10%。上述3家基金公司旗下科技類ETF的總規模達到813.23億元,占比為74%,在產品布局上占盡先機。
值得注意的是,科技類ETF從無到有,規模從0到突破千億大關,用時不足10個月。去年5月8日,國聯安基金旗下的半導體ETF成立,拉開了科技場內ETF布局的序幕。去年7月22日,與科創板開市同日上市的華寶科技龍頭ETF成立,掀起了科技基金布局和投資的高潮,此后十多只科技ETF紛紛設立。截至今年3月6日,科技類ETF的市場總規模已逼近1100億元大關。
從此類基金后續布局看,已有4只產品獲準發行,45只排隊候批,未來市場將繼續擴容。
未來還有較大擴容空間
市場調整是投資機會
談及科技類ETF規模突破千億,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相對科技相關行業約8萬億的流通市值,這一市場仍有擴容機會。
國泰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監、金融工程總監艾小軍認為,科技類的ETF包括半導體、通信、計算機,甚至還包括了傳媒。整個A股全市場的自由流通市值是25萬億,科技相關行業自由流通市值約占30%,大約8萬億市值,而科技類ETF只有千億市值,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“科技類ETF規模增長很快,與這類型產品漲幅過快有關。在賺錢效應下,科技主題受到二級市場資金的青睞,近一年資金凈流入的態勢明顯。”他說。
不過,近兩周科技類ETF面臨高位調整的走勢,讓市場對其后市的表現擔心。在艾小軍看來,部分科技基金短期漲幅較大,市場積累了較多的獲利盤,疊加監管釋放的降溫信號,以及境外疫情的蔓延,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下降,相關板塊也出現了回調。
他表示,從政策層面看,包括5G在內的新基建是產業發展的方向,堅定看好科技行業的前景。以半導體為例,目前產業周期處于底部反轉階段,疊加國產替代的因素,未來半導體行業成長性突出,而由于成長性強,科技板塊的市場波動幅度也會比較大;從交易層面看,未來行業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,當前回調就是比較合適的建倉或補倉的機會。
事實上,科技類ETF在大發展的同時,也助力權益類ETF規??焖贁U容。數據顯示,截至3月6日,256只權益類ETF總規模為6551.48億元,各類科技ETF近10個月規模從0暴增到1100億元,同期權益類ETF規模增長2519億元,科技類ETF在權益類ETF新增規模中占比高達43.63%,成為權益類ETF規模增長的生力軍。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
相關文章
中金策略:海外市場劇烈波動、油價大跌 超低利率之下高股息策略也是穩健之選
海外疫情有繼續升級之勢,海外市場劇烈波動、油價大跌,美聯儲上周提前降息50個基點應對,市場預期未來可能還有更多降息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
一天之內深交所連開8張罰單 8家公司蹭熱點被通報批評 釋放哪些重要監管信號?
8日,深交所連開8張罰單,天晟新材、永太科技等前期連續拉板的8家公司,因蹭熱點被給予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。這是繼海南海藥被通報批評后,
美股再度暴跌千點!美國加州也進入緊急狀態 全球避險情緒升溫 A股資金也涌入防御板塊!
隨著全球疫情的快速發展,市場仍然擔心新冠病毒的爆發及對經濟的不利影響。美股昨晚再度暴跌近1000點,美股已經進入超級震蕩模式,周四美國
違規劃轉10萬,被列黑名單10年 這名基金公司員工操作太奇葩
如果有人跟你說,有基金公司員工又出事情了,你會最先想到什么?老鼠倉?勞動糾紛?還是桃色事件?這些其實在過往都是比較常見的情況,但除了這